何培十几岁时考进安徽省黄梅戏学校,少年挺拔的身姿和帅气的外形被老师认定是块武生的好材料。遗憾的是,一切都好,嗓音却不配合,进入变声期后情况一直不理想。于是,除了演一些用嗓少的武戏,更多的时候是跑龙套。不过即使扮个太监站着不动,何培也认真记下每一句唱词、每个人物的每个身段,舞台上的一切烂熟于心。他的用心为后来改行当导演做好了准备。

剧团改制后,复排了很多小剧目,用半年时间统一版本。何培主动请缨,申请试一试导演,再芬院长同意了他的请求,让他放手尝试。
一开始,何培利用自身的武功优势,承担了技术指导的工作,为演员编身段、作示范。也根据自己的戏曲观对一些小戏折子戏进行整理编排。2010年剧院开始复排一批大型黄梅戏传统剧目时,何培选择了《小辞店》作为自己改做导演之后的第一台大戏。

面对这部几乎家喻户晓的黄梅戏名剧,何培决定变一变格调,淡化剧中男女主人公的婚外情关系,删除了一些过于游离主剧的情节,对人物的身份和戏份都进行了调整,使男女主角的戏更加集中。他的主张得到了编剧父亲的支持,亲自执笔重新整理了剧本。这台新版《小辞店》排好后赴江西与观众见面,整个演出过程中,何培盯着剧场的反应,当看到很多观众跟着演员哼唱的情景,忐忑不安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导过这一台大戏,何培有了底气,在院长的支持下又接二连三复排了《桃李无言》、《孟丽君》、《莫愁女》、《五女拜寿》好几台大戏。其中《桃李无言》一剧,为了演得更符合逻辑,他突出表现了封建社会的特殊环境中人性的复杂,让女主角梁桃花用善良感化了最初想算计她的江洋大盗和自私的兄嫂。何培的艺术处理取得成功,上演时剧场效果非常好,有观众表示,很多年没看过这么有质量的戏了。

何培坚持每导演一部作品都有自己的追求,即使是传统戏,在表现手法上也要融入一些新的元素,使之更贴近时代精神。数年的舞台实践加上在一流高等学院的深造,何培对未来黄梅戏的发展更有信心了,他深感作为一个新生代的本土戏曲导演,任重而道远。